臺語流行歌曲專題「寶島之聲」(上) — — 「初芽與茁壯」

越界
Jul 6, 2021

--

撰文:顏聖宇、陳芊穆

前言:寶島的音符脈動

流行音樂,或許總難逃膚淺庸俗、瑣碎、標準化之譏,甚至有學者以「文化工業」加以批判,認為商業流行歌曲是以標準化的內容,扼殺個人追求滿足的主體性;然而,回望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歷史,那些在臺灣人民口中傳頌不斷的經典流行歌曲,無疑跨越了島嶼縱走的山巔和橫亙的溪流,碰觸到人們心底最幽微的慾念,和生命最遼遠的想望。那些歌曲,乘載著時代的繁華和燈滅,吸收、容納著時代,也被時代形塑著,一路流傳至你我耳畔,而我們,又怎能忽視那在字詞與音符之間,熠熠閃爍著的靈魂和脈動呢?

接下來,和我們一同循著歌聲的來路,回顧臺語流行歌曲的光影明滅吧!

一、歌聲之始:日治臺灣的臺語流行歌曲

歌聲,從古至今都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在19世紀以前,受限於技術上的缺乏,歌聲只能被鎖在紙本的譜中傳唱,而無法紀錄下歌聲,使得在19世紀以前,歌曲的傳播是件困難的事,更遑論成為一個產業。不過,在留聲機出現之後,一切都有了改變,技術的躍進迎合了人們原本的需求,於是乎唱片產業發展愈漸蓬勃。在臺灣,隨著日本抵臺,留聲機也一併出現在臺灣人民的視野。1898年,出現了可能是對留聲機的第一次紀錄,自此,唱片產業在臺灣的市場中便也開始快速發展。

日本為臺灣帶來了許多改變。現代化機器大幅減少了臺人的工作量並帶來更多收入。日本的「脫亞入歐」思想使臺灣社會快速西洋化。加上教育水準的提升,使臺灣成為一個深具經濟潛力的新興市場。在日本政府的保護與支援之下,日本資本快速地流入臺灣的新興市場,其中不乏想要開發新客群的唱片公司與留聲機製造商。然而,日本對臺灣的治理才剛開始,在臺銷售日本音樂缺乏市場。要解決這個問題,積極經營臺語音樂,銷售臺人喜愛的音樂成了解方。

為此,對臺灣市場投資最多的日本古倫美亞公司(日本コロムビア,又稱日本蓄音器商會)在1929年首次嘗試發行了「臺語流行歌」的唱片,並在1933年後開始正式大量生產銷售臺語流行歌。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知名臺語歌手,其中可能以「純純」最為現代人熟知。

電影的普及也幫助了臺語歌的發展。因當時的電影皆為默劇,觀眾需要依賴「辯士」解說以理解劇情。為了宣傳電影,片商會請辯士製作電影主題曲。最早出現於1932年,辯士詹天馬和王雲峰為電影「桃花泣血記」創作的同名主題曲,由純純演唱的「桃花泣血記」成為臺灣史上第一首風行全島,具有「流行」意義的歌曲。同時,音樂也為為社會運動份子提供了一種影響力更大的工具。如蔡培火於1929年創作,1934年發行的「咱臺灣」,黃德時和朱火生作的「美麗島」等,皆傳達了創作者對臺灣社會的訴求與期望。

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由哥倫比亞公司發行(1932)

War and Peace

喜歡歷史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臺語音樂蓬勃發展的1930年代同時也是日本被歷史的共業捲入戰爭的時代。音樂作為反映社會狀況的鏡子、政治訊息的載體,自然成為帝國政府及異議者向社會發信的工具。1934年發行的「街頭的流浪」因對經濟蕭條即失業狀況的描述過於真實,為了避免民眾不安,這首歌便成為臺灣禁歌的開端。另一方面,戰爭使帝國政府加快了同化的腳步。出於激發愛國心並增加國語的使用率的目的,總督府開始大力推廣日文歌曲,尤其是軍樂。唱片公司開始製作「愛國流行樂」宣傳愛國精神,鼓舞軍民士氣。其中多以臺灣作曲家的作品填上帶有國族主義色彩的日文歌詞。不只是新作的歌曲,原有的熱門曲目也被拿來改編。例如鄧雨賢的名作「雨夜花」改成「譽れの軍夫」、「望春風」變成「大地は招く」等等。這些政策雖然對臺語歌的發展造成挫折,但也為這些音樂創造了更高的影響力,讓臺語歌成為文化同化(cultural assimilation)過程的例證。戰後許多臺語歌選擇使用日文歌改編,或許也是這個過程的結果。

二、戰後新聲:廣播電臺之興起與「戰後四大名曲」

在日治時期的臺語流行歌曲,隨著唱片產業、電影、歌手及社會運動運用等方面的蓬勃發展,逐漸於1930年代後達到所謂「臺語流行歌曲第一次高峰」;只可惜,此次榮景不久便遭逢皇民化政策打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在百廢待舉、民生凋敝的臺灣社會裡,臺語流行歌曲才又緩緩吟唱出聲。

由戰爭結束至1950年代中期臺灣本土唱片產業興起前,臺灣雖尚未建立大規模、商業化的臺語流行歌曲傳播模式,不過,歌曲透過遍及臺灣各處的廣播電台放送網,如中廣、勝利之聲、和正聲廣播公司等與民眾接觸,仍能廣為民眾所熟知。

在廣播電台與臺語流行歌曲共同發展的歷程中,呂泉生先生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呂泉生本身具有音樂藝術家的身份,於國民政府接收後,負責經營電台音樂節目;出於對臺語流行歌曲的喜愛,呂泉生大力推動本土音樂的放送,於電台經營期間更與楊三郎共同創作出經典歌曲〈望你早歸〉,不僅廣為大眾喜愛,也是歷史上第一首透過大眾傳播媒體發表的創作歌曲,深具開創性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廣播電台的蓬勃發展,提供其後臺語流行歌曲產業發展的環境;歌手或詞曲創作者如紀露霞、鍾瑛、洪一峰和許石等人,皆以此時期在廣播電台的音樂工作為起點,投入臺語流行歌曲產業之中,為接下來產業的蓬勃發展,埋下了人才種子。

另外,除了廣播電台為重要傳播媒介外,許石先生於此時創立了巡迴式的表演團體,開創「巡迴公演」的熱潮,歌曲如〈南都夜雨〉便是藉著巡迴團體的推送而風行一時;其後,楊三郎又成立了「黑貓歌舞團」,表演歌曲主要為團長楊三郎之創作,如〈孤戀花〉、〈港都夜雨〉和〈勸浪子〉等,更是將巡迴公演熱潮推至高峰,據楊三郎本人回憶,當時表演幾乎場場爆滿,可見巡迴公演的熱度與魅力驚人,對臺語流行歌曲的傳布極具影響力。此外,彼時臺語流行歌曲也開始與電影結合,使電影同樣也成為民眾接觸歌曲的管道之一。

當然,若要談論戰後的臺語流行歌曲,便不得不提及由學者莊永明所提出之「戰後四大名曲」:〈望你早歸〉、〈補破網〉、〈杯底不通飼金魚〉和〈燒肉粽〉。

「戰後四大名曲」的共通特色在於,它們都精準地描繪出戰後臺灣政治、社會的殘敗景況,或者民生凋敝中人民的痛苦心緒。〈望你早歸〉述說著一位女性於二戰結束之後,仍苦苦等待著戰爭時期受徵調的「臺籍日本兵」歸來,歌曲道盡了相思綿綿、無奈悲涼。〈補破網〉一曲則被認為寓有補「戰後臺灣凋敝社會」的網之意,歌曲針對民生痛苦、生活不易的描繪,深深打動彼時生活艱苦的臺灣人民;而另一首歌曲〈燒肉粽〉同樣也是描繪民生凋敝、求職不易的社會現實,廣為傳頌。最後,〈杯底不通飼金魚〉則是由呂泉生創作於二二八事件後不久,意在希望臺灣人民能不分省籍、族群出身,皆如兄弟一般坦誠相見、肝膽相照,解開各種猜忌與仇恨;此歌曲無疑也相當具有獨特的臺灣歷史意涵。

結語

臺語流行歌曲自日治時期始,隨唱片產製技術以及文化產業發展而興盛,也與當代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結合,反映出臺灣人民政治、社會改革之渴求,雖然其後遭受皇民化運動以及「愛國流行樂」排擠打壓,終於漸趨沉寂,仍不失為臺語流行歌曲璀璨的一頁。直至戰後,臺灣受盡戰爭蹂躪,又面臨國民政府問題百出的接收,社會殘敗而民生凋敝;此時的臺語流行歌曲,仍透過了廣播、巡演與電影等方式,描繪著時代的光影、共鳴著百姓心中的悲苦,誕生了經典的「戰後四大名曲」;而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孕育了許多優秀的歌者與詞曲創作人才,為1950年代中期後「臺語流行歌曲第二次高峰」之榮景,奠定了人才以及產業基礎。

接下來,我們將一同回顧「臺語歌曲第二次高峰」之興衰明滅,不過,在繼續循著歌聲旅行之前,想不想先駐足一會兒,聽聽呂泉生、楊三郎創作的〈望你早歸〉呢?

參考歌曲

桃花泣血記 — -純純演唱(飛虎拉吉歐製播)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 › watch

3:13純純望春風YouTube · ROC · 2015年5月13日

鄧雨賢 (Ten Yu-Hsien) — 雨夜花 (The Torment of a Flower)

紀露霞 — 望你早歸 / Wish You Come Back Soon (by Lu-Hsia Chi)

郭金發 — 燒肉粽 / Hot Zongzi (by Chin-Fa Kuo)

劉福助˙杯底不可飼金魚

鳳飛飛好歌MV — 《補破網》

參考資料

  1.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市:桂冠。
  2. 黃裕元(2016)。歌唱王國的崛起: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研究.1945–1971.I。高雄市:高雄市文化局。
  3. 施慶安(2012)。日治時期唱片業與臺語流行歌研究。取自:http://nccur.lib.nccu.edu.tw/retrieve/82218/301201.pdf
  4. 林虹瑛。日治時代台日語混編歌仔冊對臺灣話所帶來的影響。取自:http://www.ntcu.edu.tw/taiwanese/ogawa100/a/tsuliau/5.%E6%9E%97%E8%99%B9%E7%91%9B.pdf
  5. 中央廣播電台。回顧日治時期的「禁歌」與戰後流行樂壇的關連。取自: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id/53928
  6. 劉雅芳。日據時期台灣文藝與文化政策III: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日本經驗 甚麼是『台灣的歌』?取自:http://www.srcs.nctu.edu.tw/taiwanlit/issue6/2-1.htm
  7. 陳世芳(2018)。從日治時期到戒嚴時代,那些被查禁的臺灣流行歌。取自: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banned-songs-taiw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