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的命名問題——Tâi-gí ê hō-miâ būn-tê

越界
Jun 4, 2021

--

撰文:林大偉

Uī-tio̍h tshui-kóng Tâi-gí bûn-huà, bûn-tsiong lāi ê bûn-jī í Huâ-bûn uî-tsú, hi-bāng tsing-ka ua̍t-tho̍k ê jîn-sòo, ǹg-bāng ta̍k-ke pau-hâm.

本專題以推廣台語文化為第一考量,文內文字以台灣華文為主,願能增加讀者的近用程度,望各方見諒。

近年來,「本土語言」始終未被列入升學考試的考科內,無法躍身成為我國學子所重視的核心學習科目,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上的「雙語」國家政策也以提升國人英文力為目標,顯示我國官方並無積極提升國人本土文化素養的計畫。葉高華教授於《台灣社會學刊》勘載的論文《臺灣民眾的家庭語言選擇》中研究國內各族群在家庭內使用語言的狀況,蒐集的資料以「家庭內最常說的語言」、「在家最希望跟小孩說的語言」為題。以年齡為劃分的圖表中顯示,1945年前出生的群體最常講台語者有71.4%、希望與孩子說台語者也有68.6%,但在1986~1994之間出生的群體裡,最常講台語者僅剩22.3%,而願意與孩子說台語者也僅剩17.2%,且上述兩項數值在1945至1985這四個世代間持續減少[註1]。另外,此研究並未涵蓋1995年後出生人口的數值,而1995後又正好是大專院校以降各學生族群的年齡分布所在,若依據現有數據進行推斷,1995年後所出生的年齡層裡,常說台語的比例很可能不足15%,甚至在2015年後出生的族群裡,任何的本土語言都不再被視為「常用」,本土語言岌岌可危的現在,使用、推廣自己的母語便是本專題的主旨。

在深刻體會到台語的式微後,本專題決定以推廣台語文化為目標,從語言、文學、訪問、仿製日常對話的小劇場等形式致力於 Tâi-gí 議題,希望能藉此提起讀者對於台語文化的興趣,或者得到探索台語文化領域的渴望。

淺談「台語」於各場合的使用情形

專題設立之初,筆者意識到「台語」一詞有多種解讀方式,例如將「台語/Tâi-gí」按字面意思解讀為台灣的語言,族群間因此出現對立,甚至衝突。或有人誤以為「閩南語」能夠概括性的作為臺灣語言的總稱。關於「Tâi-gí」的名稱問題,也成為島內各族群間爭吵不斷的原因,以下筆者希望能列出「Tâi-gí」的各個稱呼方式,帶讀者一探各名稱的起源、意涵和潛藏在名稱之下的政治問題。

Tâi-gí 的命名議題裡,最具代表性,也被廣泛使用的名稱就屬「閩南語」了。在國小的鄉土語言課程裡,書商多在封面印上斗大的「閩南語」字樣作為學生們教材的書名;全國語言競賽的項目中,「閩南語」朗讀、演講雖是實踐我國本土文化的一大進程,但從這些名稱的選定上其實不難看出教育部對於「閩南語」一詞的愛用,也間接讓學子們產生了以「閩南語」作為自己母語名稱的想法。的確,中國閩南地區發展的方言歷史悠久,加上台灣與中國之間特殊的歷史淵源與文化重疊性,在閩南語教學過程中也一定會遇到「泉州」腔、「漳州」腔等以中國地域為名的腔調差異,也再次加深了閩南語一詞在台的正當性。

國小課本上斗大的「閩南語」一字

叫做「台語/Tâi-gí」真的比較好嗎?

其實,如果要追溯「Tâi-gí」這一語言的起源,必然與閩南語相互牽扯。語言學在命名方面沒有明確的規範,語言的歷史、使用者習慣、較可追溯的發源地都可能成為語言的名字[註2]。因此用來指涉福建的「閩」或者「福建 (Hokkien)」就成了命名時會使用的首選,而這樣的定義其實也給予閩南方言更多的發展空間、垂直分支上的可能。以影響台灣最深的泉州話、漳州話為例,其實兩者都是隨著荷蘭人招募漢人來台開墾時一併傳入,也都是閩南地區的方言。這兩種方言來台後,受到「平埔族語」、「荷蘭語」、「西班牙語」、「日語」、「英語」等影響,成為台灣目前俗稱的「台語」。

「台語」在台灣人的約定俗成下慢慢統一名稱,其源頭確實早於近代「閩南語」出現在台灣社會的時間點。連橫(1878~1936)在「台灣語典」自序寫道:「今之學童,七歲受書,天真未漓,咿唔初誦,而鄉校已禁其『臺語』矣。今之青年,負笈東土,期求學問,十載勤勞而歸來,已忘其『臺語』矣。今縉紳上士,乃至里胥小吏,遨遊官府,附勢趨權,趾高氣揚,自命時彥,而交際之間,已不屑復語『臺語』矣。」顯然一百年前「台語」一詞早已扎根於當時的文化中。

然而閩南語卻是在國民黨政府規定之下而生。

1967年10月27日《經濟日報》第6版〈習稱「台灣話」 就是「閩南語」有關單位・「通告改正」〉:

「有關單位頃通告,一般習稱的『台語』『台灣話』,應更正為『閩南語』『閩南話』。有關單位指出:台灣的居民絕大多數來自閩、粵一帶,所操之語言即為閩南語或客家語。但不知何時開始,一般人及各種傳播工具都採用『台灣話』、『台語』等字樣,來代替『閩南語』,……因為電影、廣播、電視、書報等採用的機會較多,因此行政院新聞局、省新聞處、市新聞處已奉指示宣導改正。」

從以上的資料,我們得以窺見「閩南語」首次出現於正式文件的時刻及原因,在40餘年後的今日,雖然這項規定發布的目的著實難以猜測,但至少得以證實「台語」與「閩南語」在台落腳的先後順序。

筆者認為,在漳州、泉州話已經流入台灣近四百年的現在,因為台灣曾經歷多次政權移轉、文化繼受,台灣人所說出的「台語/Tâi-gí」與中國閩南地區的閩南語、廈門話有所區別。縱使在部分語言學的考究上仍認為台語屬於閩南語的方言,與閩南語之間有部分詞彙可相通,但始終無法忽視台語吸收臺灣多元文化的事實,且無法完全相等於閩南語。

感謝〈Àm-Sî Studio〉暗時工作室提供圖片/畫師:Eva Tang

|「台語」不是「臺灣閩南語」,也不等於「臺灣語言」

語言的名字應該取決於使用的族群。在了解台語和閩南語的差異後,來看看名稱問題的爭執點:常被解讀成臺灣閩南語或臺灣語言。

實際上,《世界語言權宣言》第三十一條及第三十三條分別指出,「所有語言社群均有權在所有範疇與所有場合中保存並使用其合宜的姓名系統」、「所有語言社群都有權以自己的語言稱呼自己」。「台語/Tâi-gí」成為多數人稱呼方式的現在,筆者認為應該尊重台語使用族群對於「台語/Tâi-gí」的稱呼。

縱使現在的政府已不如上述資料所述,在台語的命名權上強力打壓,但教育部目前仍以「臺灣閩南語」作為官方名稱,「台語/Tâi-gí」並未得到我國官方的正名。筆者認為這樣的名稱並未考量到台語本身的獨特性和使用族群的接受度,也無法跳脫「閩南語」的框架。

台灣語言 ( Taiwanese languages ) 指的是在自然遷徙的情況下,非經由政治殖民政權強迫使用所產生的語言。也是經過「土著化」且具備台灣傳統歷史代表性、被外界普遍認同的語言。因此臺灣語言應該包含各原住民族族語、客語及台語[註3]。也就是說,台灣語言是台灣島上傳統語言的總稱,並非台語的全稱。

|台語的今生前世

說了這麼多,關於「台語」、「閩南語」以及更多名稱之間的論戰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完結,筆者也只能盡力的去梳理在命名上的各種誤解。在「台語/Tâi-gí」這個名稱背後蘊含著台灣四百年來的文化結晶,融入了荷蘭語、日語、平埔族語乃至於普通話也涵蓋在內,也經歷了在台落地、生根,最後被稱為台語的過程,必然有它的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本專題因此將名稱定為台語/Tâi-gí 專題,並致力於台語議題的報導、分析、推廣等面向。

註腳

[註1]葉高華《臺灣民眾的家庭語言選擇》

[註2]麻瓜的語言學,臉書專頁,2020年 9月 1日,https://www.facebook.com/uegugu/posts/3956205344406692

[註3]蔣為文《「台灣話」意識 ê 形成 kap 伊正當性 ê 辯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