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國語不是你的國語

越界
Jul 1, 2021

--

撰文:陳采婕

談及「台語」,多數人心中的印象也許是與爺爺奶奶相處的回憶、也許是近年來開始盛行的本土語言歌曲,也可能是與土地的連結。事實上,臺語對我們的影響遠超過想像,甚至看似毫不相干的「國語」,都受到臺語影響,在發展中存有臺語的痕跡。本篇專題從往回理解臺語的過程,也看見國語的身影,因此將介紹國語的種種,關於這個語言,與臺灣這片土地互相交織的所有。

華語?中文?「國語」一詞的起源

在台灣,我們一般以「國語」代稱日常生活溝通用的華語,「國語」一詞來自政府過去曾實行的「國語政策」,國語的發音與腔調則多認為是來自北京的北京腔。然而,經過在台灣多年的演變,國語不再是過去的樣貌,而隨著時間,逐漸演變成擁有在地特色的方言。甚至在台灣人認知中的北京腔,也與真正的北京話大相逕庭。究竟你說的國語到底是甚麼語?或許要從更早開始說起。

國語在台灣的出現

二次大戰後,華語隨著國民政府一起來到台灣。由於1956到1987年間政府的「國語政策」,台灣人使用的華語開始被稱之為「國語」。雖然國語的制定以北京話為基礎,但在音韻方面,最初制訂「國音」的「讀音統一會」[1]是由各省代表組成,並且以多數決的方式逐一審議七千餘字的標準音。在語法方面,也因為遷台的外省人大多來自中國南方而非北方,且南方中國人在台擁有較大政經權力,因而平面媒體使用的句法受南方華語影響較大。從上述兩個層面可得知,官方的、標準的國語,自始便不等於北京話。而國語也不是一個自然產生、真正有人使用的語言,而更接近是一種人為的標準、一種政策制定者的理想。

由國語統一籌備會出版《國音字典》,以國音統一會制定之規定為準

當時本省的台灣人多以台語、客家語或原住民語作為溝通的語言,在日治時期的語言政策影響下,也有許多人可以使用日語。因此,在國民政府初抵台,台灣本省人開始使用國語時,也多少夾雜原先習慣的發音方式。其中又以台語的影響最大,形成了我們俗稱的「台灣國語」。

外省人的狀況則更為複雜。事實上,來自北京地區的外省族群佔不到千分之一,外省族群廣泛來自中國各地。然而,在強硬的國語政策打壓下,外省各地方言幾乎消失在台灣社會中,而大多數外省人則共享一種不同於台灣國語的口音,成為理想中「標準國語」在現實中的投射。但相較於來自北京的標準國語理型,台灣現實中的標準國語則因為絕大多數的外省族群來自江浙地區,因此受江浙腔影響遠大於北京腔,例如韻母in和ing在台灣的口音中只剩下ing,便是江浙腔影響的展現。

國語在地化

隨著本省第二代、外省第二代在台的共同生活,台灣國語和外省國語也逐漸匯集成為一種台灣人共享的語言,語言研究上稱「台北國語」或「台灣華語」。在讀音上,捲舌音逐漸式微,比方說ㄗㄘㄙ和ㄓㄔㄕ不分,刻意的區分則顯矯揉造作。輕聲也僅剩下一種,也就是注音中的輕聲,讀起來甚至不怎麼輕,反而有喉塞音,接近閩南語的陰入聲,在「爸爸」「媽媽」中的輕聲讀音則接近客語的聲調。此外,國語在與其他語言的碰撞中,創造許多新詞彙,例如來自閩南語的「衰」、「爽」、「讚」,來自香港的「老公」、來自日文的「甜不辣」。

由上述可知,你的「國語」在經過多年的融合和轉化以後,已經轉變成為一種具有台灣在地特色的方言。

其他方言的流失

我們也可以從上述脈絡發現,在國語演變的洪流中,許多其他方言也在逐漸流逝,例如台語、客家語,又甚至是外省各地不同的方言,在流失上比台語、客語更加嚴重。在對外省第二代的調查中,幾乎沒有人會說方言。或許也可以反思,在未來的語言政策上,應該更全面、更長遠地思考語言保存問題。

[註1]長期以來,中國語言因各地方言複雜,未能統一,造成許多不便。民國元年(1912)教育部召集臨時全國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並且制定公布〔讀音統一會章程〕,隨即成立教育部讀音統一會,並於民國二年正式開會,選出吳敬恆、王照為正、副議長,開會審定了六千五百多字的讀音,制定注音字母,籌擬國音推行方法,組織讀音統一期成會,創立注音字母傳習所,發行〔官話注音字母報〕。

參考資料:

何萬順〈論台灣華語的在地化〉

許慧如〈後國語運動的語言態度ーー台灣年輕人對五種華語口音的態度調查〉

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