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流行歌曲專題「寶島之聲」(下) — — 「噤聲與吶喊」

越界
Jul 12, 2021

--

撰文:顏聖宇

走過燦爛繁華的「臺語流行歌曲第二次高峰」,1970年代後的臺語流行歌曲產業快速衰弱沈寂,幾乎可說進入了產業寒冬;造成劇烈變遷的諸多原因中,政府逐漸加強、緊縮的管制手段,是相當關鍵的因素。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當年的威權政府是如何利用對廣播、唱片、電視電影、表演場地和演藝人員的全面管制,使得臺語流行歌曲漸趨衰微;而在解嚴後,步入民主自由化的臺語流行歌曲,又是如何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路途。

威權政府緊掐歌喉之手 — — 禁歌政策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後,便開始推行「反共文藝、戰鬥文藝」等文化政策方針,強調要「肅清社會毒素」,強化國民愛國及反共抗俄的精神,並掃除有害國民的「靡靡之音」。1950年,當局一口氣將122首歌曲列為禁歌,這是國民政府首次在臺灣進行歌曲查禁工作,後來更在1961年公布十項禁歌標準。不過,早期查禁的歌曲以來自上海的國語歌曲為主,臺語歌曲則較不受影響。

進入1970年代後,應對著中國文化大革命,國民政府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臺灣進行全方位文化動員政策。這樣的背景底下,內政部實行「淨化歌曲運動」,主旨在於「肅清思想毒素、掃除毒害人民的靡靡之音」,並於1971年出版《查禁歌曲》一書,建立禁歌標準。兩年後,新聞局成立,開始主導著1970年代電視媒體方面的「淨化歌曲運動」及「國語政策」。

新聞局成立之初,便列出十二條歌曲查禁理由:「違反國策」、「為匪宣傳」、「抄襲匪曲」、「詞意頹喪」、「內容荒誕」、「意境晦淫」、「曲調狂盪」、「狠暴仇鬥」、「時代反應錯誤」、「文詞粗鄙」、「幽怨哀傷」和「文理不通意識欠明朗」。違反標準的歌曲一律不許錄音、灌片、播放、演唱及演奏,另外,由黨國體系把持的媒體也跟進響應,與政府攜手「淨化歌曲」。

受禁歌政策影響,有許多至今仍耳熟能詳的歌曲曾經遭禁,例如戰後四大名曲中的〈燒肉粽〉和〈補破網〉皆因歌詞描寫人民生活困苦、沉鬱無奈的心情,被政府認為太過灰暗,有「唱衰政府」甚至「為匪宣傳」之嫌,而遭禁止傳唱,或被要求必須增刪歌詞才可正常播送;再來,〈杯底不可飼金魚〉則被認為歌詞意在「勸人乾杯」,有「飲酒作樂、腐蝕人心」疑慮而遭禁;最後,〈望你早歸〉、〈媽媽請你也保重〉和〈媽媽我也真勇健〉等曲,皆遭警備總部以「思鄉情怯、擾亂軍心、影響士氣」等相似理由查禁。

1961年警備總部出版《查禁歌曲》一書,舉出查禁原因,並明列兩百餘首「禁歌」。

威權政府掩住母語之手 — — 國語政策與傳播管控

為了推行「國語政策」,政府也加強管控以方言創作的歌曲以及各式娛樂節目。在廣播節目方面,早於1959年,政府便以「廣播無線電台節目規範」要求方言節目「比率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1962年,雖然政府尚未訂立法規限制,台視便先於董事會通過「節目規範」,要求各種節目「以使用國語為限」,且「使用純粹方言之節目,以娛樂節目為限,但必須以國語說明之。」直至1976年,正式通過了《廣播電視法》及其施行細則,法條明確要求方言節目佔比須「逐年減少」,所佔比率「由新聞局視實際需要定之」。至此,新聞局獲得法律正式授權,又進一步訂立「電視節目製作規範」,詳細且嚴格地規範可以使用方言播送的節目類型及時間長度,甚至直接限制方言歌曲一日不得播唱超過兩首。這些方言使用上的箝制,無疑也直接或間接地限制了臺語流行歌曲的傳佈。

除了針對傳播媒體的管控,政府也開始將1960年代後興起的歌廳、夜總會及歌廳秀等現場表演場地納入管制,同時推行「歌星證」制度 — — 演藝人員須通過條件嚴格的考核及門檻(如:要求歌手須具有向政府立案之歌唱訓練班出具的證書,或歌廳、夜總會的聘書),領取證照後才能公開演出;若違反相關規範(如:演唱禁歌),則可能被吊扣歌星證,提供場地的負責人也要連帶受罰,將嚴重影響演藝生涯發展。此種管控方式,使政府能夠掌握各地演藝活動的人員、形式及內容,當然也限制了流行歌曲的自由流通。

嚴密管控中的逆流 — — 布袋戲熱潮

政府的各種限縮政策,相當程度地導致了臺語歌曲的沒落,不僅唱片公司及相關產業營收慘澹,臺語歌星的地位也一落千丈,許多人選擇退出歌壇另尋出路,或者轉往海外發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黃俊雄先生將布袋戲搬上電視放映,一時間「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引起了全臺布袋戲節目熱潮的同時,也使得作為節目插曲的臺語歌曲再度獲得歡迎,捧紅了如西卿、邱蘭芬和葉啟田等歌星,也創作出〈可憐酒家女〉、〈為何命如此〉和〈永遠難再會〉等歌曲。除此之外,70年代臺語電視連續劇也極為風行,戲劇使用臺語歌曲作為主題曲,同樣也是臺語流行歌曲「淡季」之中,極為重要的歌曲傳播管道。

臺語流行歌曲之吶喊與新生

走過白色恐怖、威權鞏固的年代,1980年代末國內外情勢變動,民間的民主化呼聲漸趨強烈,臺灣迎來一波波民主運動的浪潮。雖然針對方言和言論自由的限制尚未被徹底推翻,但此時已有創作者如王明輝、陳明章和林暐哲等人,合組了「黑名單工作室」,將臺語歌曲融合雷鬼、搖滾和饒舌等嶄新元素,並以歌詞強烈批判當代的社會問題,喊出「這不是黑白唱,這是咱的蕃薯仔歌」的口號,開創前無古人的臺語流行歌曲嶄新風貌;如風格獨具的〈抓狂〉、描寫學運警民衝突的〈民主阿草〉及批判房價居高不下的〈台北帝國〉等歌曲,皆是歌詞貼近社會、曲調創新有活力的「新臺語歌」,與過往臺語歌曲著重個人情感抒發、曲調哀苦悲戚的抒情傳統截然有別。

1989年黑名單工作室發行臺語專輯《抓狂歌》,封面高呼「這不是黑白唱,這是咱的番薯仔歌」,開創臺語歌曲新局。

此波「新臺語歌運動」於1990年代後持續延燒,使得臺語歌曲重獲生命力,不斷以全新面貌登場,孕育出相當多優秀的歌曲及創作者,如:林強〈向前走〉、陳明章〈下午的一齣戲〉、江蕙〈酒後的心聲〉、金門王與李炳輝〈流浪到淡水〉、新寶島康樂隊以及伍佰&China Blue等人之創作,至今都仍是「新臺語流行歌曲」的永恆經典,也為千禧年後的臺語流行歌曲創作,開創全新而宏大的格局。

結語

近幾年,除了延續傳統臺語歌曲路線的歌手外,還有許多年輕音樂人選擇運用臺語創作,風格新穎獨具,也獲得年輕族群熱烈迴響,表現絲毫不亞於華語歌曲,如歌手李英宏〈台北直直撞〉入圍2016年最佳臺語專輯,以及於茄子蛋樂團於網路平台有上億播放次數的〈浪子回頭〉,皆是極具代表性的例子。除了於主流市場取得顯著成功的例子外,另有許多獨立樂團及歌手,如珂拉琪、美秀集團和拍謝少年等,持續以臺語投入創作,顯示臺語流行歌曲仍具無窮市場潛力及創作上的可開創性。

臺語流行歌曲自日治時期始,奔流過百年來政權的興盛與衰亡,歌頌著人民永恆的美麗與哀愁,以詞及曲交織出島嶼與人民瑰麗的記憶、悲喜錯落的現實,以及遙寄的未來想像。在這個本土語言式微,卻有越來越多人看見語言流失危機的時代,我想,回頭聽聽臺語流行歌曲,便是個平易輕鬆而又令人感動的,認識本土語言及文化的極佳方式。

參考歌曲:

西卿 — 可憐酒家女 (1971)

為何命如此(苦海女神龍)原唱 \ 邱蘭芬(最棒的原唱歌曲)

永遠難再會

黑名單工作室 Black List 陳明章 王明輝【抓狂 MAD】Official Lyric Video

黑名單工作室 Black List【台北帝國 Taipei Empire】Official Music Video

民主阿草/黑名單工作室/vj Den the Absence video edit

林強 Lin Chung(Lim Giong)【向前走 Marching forward】Official Music Video

陳明章 Chen Ming-Chang【下午的一齣戲 An Afternoon Drama】Official Music Video

江蕙~酒後的心聲

新寶島康樂隊 New Formosa Band【鼓聲若響 The Drumbeat】Official Music Video

伍佰 Wu Bai&China Blue【素蘭小姐要出嫁】Official Music Video

參考資料:

  1.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市:桂冠。
  2. 黃裕元(2016)。歌唱王國的崛起: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研究.1945–1971.I。高雄市:高雄市文化局。
  3. 黃裕元(2016)。飄浪的曼波: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研究.1945–1971.II。高雄市:高雄市文化局。
  4. 吳國禎(2016)。臺語流行音樂史。高雄市:高雄市文化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完整回顧,臺灣禁歌史/
  5. {戒嚴70週年:台灣的噤聲年代}系列活動|戒嚴令下的禁歌日常|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6. 台語正潮?流行文化領頭後,台語能走向正常化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