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街頭專題1】街頭的人生故事販賣者

越界
Aug 21, 2021

--

撰文:周聖維、張為喻、謝舜欽

受訪者畫像。背景自攝於公館捷運站4號出口前(圖/張為喻、任光潁;字/張為喻)

【公館街頭專題1】街頭的人生故事販賣者

我們用街頭故事,換你的5分鐘

一開始會決定接觸街頭上的人,是因為想要「接地氣」。

在台大法律這個注重保護弱勢與人權的地方,我們會因為認同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要,而投入連署活動;會為了死刑犯不被重視的人權義憤填膺。曾為了某些貼文冒犯的字眼怒髮衝冠、和價值觀對立的人在網路上筆戰、參加各種相關講座、拜讀無數相關論文;在觀賞紀錄片時,也會為了片中貧困家庭的處境流淚。然而,自認為「關注弱勢」的我們,實際上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到身邊的環境中,與所謂弱勢群體深度交流呢?如果我們對他們不如表面上的熟悉,那麼在缺少對現實擁有足夠認知的情況下,到頭來我們是不是也只是用自己的成長背景去理解弱勢呢?

這樣,真的好嗎?

因此,我們決定離開象牙塔,走進街頭拜訪他們,體會屬於他們的生活,仔細聆聽他們的吐露。

在這台街頭故事販賣機中,沒有陳腔濫調的正能量,也沒有保護弱勢的空泛喊話,更不會有政策辯論的紛紛攘攘。這裡唯一有的,是真實的人生與故事。

街頭日「誌」

第一次看到大誌伯,是在筆者剛上大學不久時。那天在法學院上完課後,順路去辛亥路二段與復興南路二段交叉口附近的華新影印店影印資料。9月秋天,和暖的徐風吹拂過一碧如洗的天空,天空中的夕陽收起囂張光焰,橙紅光絲織成的金燦光毯覆蓋大地。進門前,我看到了大誌伯站在店門口,身旁擺著成堆的雜誌,滄桑的臉龐反射出夕陽光的白亮。此時他正怡然自得地看著身邊熙來攘往的人們,流露出街頭中少見地、輕鬆愉快的笑容。那一刻,他有點像摩根費里曼,深邃而親民。那獨有的、樂在工作的形象,也成為我們專題的緣起與預想的第一位訪談對象。

不久後,我們便開始了尋訪行動,想要親自與大誌伯對談。然而,巧合的是,大誌伯有如愛玩捉迷藏的神仙,總是剛好避開了我們,讓我們只好暫時放棄這個想法,但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一天,我們驚奇的發現他就在公館捷運站4號出口的麥當勞前。我們也終於跟神秘的大誌伯談上話。

原來高齡87歲的大誌伯,是大誌雜誌的創始會員,當初因為沒工作可做而被教會介紹給雜誌社,至今已賣了第10個年頭,而他的獨特人生經歷,遠遠不只是一個雜誌小販。

大誌伯說他原本是基隆人,年輕時來到台北拚搏,現在跟女兒住在萬華龍山寺附近。出乎意料的是,販賣雜誌的他曾經是高知識份子與台電公務員,簡直是80年代的人生勝利組,生活頗為優渥,甚至時常去國外出差遊玩,也到過不少的國家。除此之外,畢業於政大銀行系(現為金融系)的他,更同時精通日語和英文等多種語言。對我們來說,這樣的過往與大誌伯如今的境況相差甚遠,因此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出重要的疑問 — — 他是如何成為雜誌補助的對象呢?我們問到他這個問題時,他僅輕描淡寫帶過:「因為退休金花完了,現在靠雜誌收入與年金過活。」當進一步問他為何花完退休金後,他卻只露出尷尬的微笑。我感覺的到,在笑容的背後似乎是不願輕易提起的往事,或許跟他未提到的妻子相關。於是,我們只好永久擱置這個疑問。

起伏的命運卻並未讓大誌伯充滿悔恨,大誌伯見證過二戰,也見證過經濟奇蹟與時代的變化。曾經,他一天可以賣30份雜誌;現在,一天只有寥寥4本。經歷過人生苦甜的他,生活隨遇而安,對於未來的打算也十分簡單。「大概會做到100歲吧,年紀大了,雖然身體沒那麼舒服,但沒有其他工作待在家裡荒廢也不好。」在談話的最後,他跟我們分享他排解無聊的方法。「我喜歡觀察街上的行人跟攤販,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猜猜看他們是甚麼樣的人,假如猜對了,就會很高興。」、「賣完雜誌後回家看電視或跟朋友相聚都很開心啊。」語罷,一通來自朋友邀約的電話響起,大誌伯向我們告辭,逍遙走向遠方。

大誌伯對於變少的顧客與逐年衰老的身體,似乎不感任何擔憂。或許,他已經看穿了人生百味,因此可以如莊子般快活。

回家後,我們打開那本跟他買的雜誌,封面上寫著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台詞:

「這一刻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

「只要微笑就好了。」

地下道無聲的芬芳

週五的夜晚走進公館地下道,一束束包裝整齊的各式花朵陳列在入口附近的轉角處,有顏色繽紛的滿天星、優雅綻放的玫瑰,甚至還有精緻裝飾的肥皂花,一旁牆壁上貼有寫著價目的紙條。這是夫婦倆 — — 梁先生和賴女士固定的擺攤地點。夫婦倆都是瘖啞人士,我們拜訪了攤子兩次,都是由賴女士透過筆談與比手畫腳與我們溝通。

第一次拜訪時,我們先用手機打字做自我介紹,並問起他們販賣的狀況。他們清晨去買花,自己搬運這些花搭公車和捷運來到公館地下道,五六日的早上10點至晚上9點為這家小花攤的販賣時間,至今已賣了二十餘年。問到販賣的情形,她表示假日的生意會比較好;取締的部分有被警察罰過兩三次,一次會損失1200元,最近則沒有被罰了。此時,一旁剛好有要購買的顧客,筆者看到了他們平常如何做生意 — — 因為賴女士有簡單的識字能力,由她負責與客人溝通,藉由簡單的比劃與手寫完成買賣。

賴女士與梁先生透過比手畫腳與簡單文字進行溝通。

第二次前去的時候,賴女士回憶起他們以前的故事。兩夫婦的世界變成無聲的原因是幼時發燒,賴女士甚至因為失聰,沒有完成小學學業就去工作,但24歲時工作的工廠因產業轉型倒閉。問她之後在哪裡工作?她指了指廣告招牌,大力的用手比劃,解讀很久我們才知道指的是類似公園等人潮多的地區;離開工廠後她在觀光區賣花編手環、戒指、項鍊等飾品一段時間。開始現在的賣花工作之前,賴女士在照顧生病的家人,據筆者對賴女士手語的推測,應是奶奶腹部開刀住院,最後仍不幸病逝,父母也已撒手人寰。

我們問起了兩夫婦怎麼認識?賴女士羞赧地微笑,又緩緩地舉起手比劃。她還在賣飾品的時候認識了梁先生,梁先生會幫她注意警察,兩人因此日久生情。開始賣花以後夫婦倆一起擺攤,梁先生有時會獨自在深夜做大夜班,或者周末把小孩放在家自己在公園賣花,就這樣打拚了二十餘載。最大的女兒已24歲,而且正在工作,但夫妻倆還是固定抱著花來到地下道,為地下道的風景增添芬芳美好。

這次有別於一般的採訪,因為只能用筆談和肢體動作,雙方溝通的困難度增加許多,我們用手機打字,賴女士則是有一本平常與顧客溝通的小本子,不會寫的字就用手比劃;在此也感謝賴女士很有耐心的重複解釋,即使我們問了很多遍,她仍然笑容可掬地再解釋一次。第一次採訪的時候,我們常常在同一個問題上打轉,因為我們不會專業手語知識,賴女士也因認識的字有限無法完全使用筆談,甚至有些問題我們不知如何傳達,只好作罷;第二次採訪的時候,因為有了上一次經驗,我們想辦法用其他溝通方法解決,例如以表情符號和圖片代替文字,或者是比手畫腳,獲得的資訊比上一次更多。我們逐漸拼湊出他們艱辛而持續相互扶持的故事。夫婦倆雖一路走來辛苦,我們感受到的卻是溫暖和堅強,像是小花點點的滿天星,不求誇耀自身的美滿,只求踏實的過好每一個生活的點滴。

與賴女士攝於公館地下道(拍攝時間為4月23日)

不只賣服飾,還賣故事

在公館捷運站四號出口旁,人群熙攘往來的麥當勞門口外,一位年長的婦人與一位中年男子坐在自備的小椅子上,面前擺著MLB洋基的球帽、衣服、飾品,更有肥皂、零錢包等五花八門的生活用品,試圖以琳瑯滿目的商品吸引路過的行人們。

在說明來意後,兩位攤販立刻展現出了親和力,與我們攀談起來。在談話的過程中,他們不但贈送我們一些架子上的小商品,更拿出一些他們自己的個人物品,如書本、照片、稿紙與手工藝品等,毫不藏私與我們分享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健談的男攤商除了與我們閒話家常外,也提及了他的背景。已屆不惑之年的他,以往住在陽明山上,畢業於大安高工後,便開始他的工作生涯,喜歡多方嘗試的他更曾嘗試開過東南亞餐館。至於是什麼原因讓男攤商與老婦人一起合作擺攤?男攤商說到老婦人是自己朋友的母親,在那位朋友過世以後,為了幫助她,便以助手的身分協助老婦人擺攤。

雖然身體較為虛弱,不過男攤商以對佛祖的信仰積極面對生活,在訪談中,除了講述許多佛教書籍的佳句外,更從他日常閱讀的歷史書中與我們分享了許多故事。此外,他也以自身經驗為借鏡,向我們傳達正向積極、把握當下的態度 — — 青少年時期中,把握住與親人相處的時光是最優先的選項之一,不要像他直到見不到親人最後一面才後悔莫及。當然,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標,勇敢地去嘗試亦是揮灑青春歲月的好方式。整場談話下來,男攤商不但給予我們一些寶貴的建議,還特地贈送我們兩本他平時常翻閱的書籍,希望我們也同樣能在這些書本中得到一些生命的啟發。

在男攤商告別我們,前往診所檢查後,老婦人接著鉅細靡遺地回憶起自己過往的種種。小時候住在嘉義的她,因為一次蕁麻疹臥病在床一個月,因而跟不上學校教學的進度,只好聽從家裡長輩的安排留在家負責養鵝。後來因為婚姻的緣故,北上到台北居住的她,開始以擺攤販賣衣服、日用品及彩券作為收入來源,更在丈夫離世後扛起飼養四位子女的重擔。雖然患有躁鬱症,但藉由服藥和之前住院的經驗,如今已控制病情,甚至能照顧同樣有躁鬱症的二女兒。

現今其他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出路,老婦人便自己獨居在公館旁邊的小房中。雖然大半時光貢獻給自己維生之用、也很有興趣的擺攤中,老婦人對於學習依然有十足的熱忱。幼年失去學習機會的她,利用圖書館的資源,慢慢學習讀字與寫字,並寫下一段段精心挑選的佳句,除了用作學習,更有自我鼓勵的意味。同樣愛好旅遊的她用手機與相機將與家人出遊和知名景點的風光留存在相片,收藏在相簿裡。在與我們聊天的過程中,她將相簿從珍視的「藏寶桶」中取出,隨著她謹慎而緩慢的動作中翻開,塵封多年的「故事」也一一浮現。隨著她手指的移動,每一個隱藏在字裡行間、隱藏在相片中的故事都漸漸展露在我們眼前。每一個細節,老婦人都能毫無遺漏地將回憶細細講給我們聽,包含與好姊妹出遊、帶著孩子一起擺攤、在國家圖書館讀了哪些書、到中正紀念堂參觀時順手拍下的風景照⋯⋯,不難看出這些故事對她來說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老婦人向我們請教如何使用手機打電話。

在熱烈的談話下,不知不覺間夜幕已悄悄降臨,收攤的時刻亦將到來。老婦人緩慢而不失條理地開始整理起攤架上的商品,先是將推車準備好,將桌椅與琳瑯滿目的商品由大到小、再由下而上地整齊堆疊在推車上,我們也跟著老婦人的指引將所有東西堆成兩座小山-貨品的高度甚至比起推車還要高。緊接著老婦人拿出繩子,將所有物品扎實地捆綁固定在推車上,仔細確認一切沒有任何問題時,才肯踏出緩慢卻穩健的步伐。逐漸微弱的光線下,老婦人一邊看顧著推車,一邊與我們繼續談笑風生。那因衰老而滿頭白髮、微顯佝僂姿態的身軀,卻被路燈拉出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影子,如同巨人一般。

寫在採訪過後

採訪前後,筆者印象的改變

面對這些在路邊擺攤、叫賣的人,不論是因為外表、談吐、職業而產生一些刻板的印象、甚而對他們抱有異樣眼光,或許都不是少見的現象。事實上,實際採訪完後,我們發現自己對於受訪者們的想像與現實有很大落差,進行訪問後,我們才得以更貼近這些受訪者真實的生活樣貌。

在進行本次採訪以前,筆者曾擔心被拒絕受訪,甚至抱著會被騷擾或攻擊的疑慮有所準備。但實地採訪後,我們發現遇到的受訪者全都對我們釋出善意,有受訪者表示我們陪著聊天心情舒坦很多,也有受訪者大方地送我們東西。這樣的反差令筆者不禁深思 — — 雖然系上的各種課程、活動會討論到弱勢群體主題,但實際接觸時仍囿於對他們的無知而感到懼怕。

貧窮也是筆者採訪之前抱持的既定印象之一 — — 更正確地說,貧窮這個既定印象會掩蓋其他特質,成為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但實際採訪時,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個鮮明獨立的個體,這些人生故事將我們帶往另一個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他們經常是正向、慷慨的,有人會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有人會就自己的興趣侃侃而談。對照之下一開始只從經濟狀況來預想對方行動和言談的我們,實在過於扁平。

回顧本次的受訪者,從剛開始對他們只有淺薄的認識,到採訪時對他們有更多印象深刻的地方,細細品味這些不同的人生故事,很多有趣和發人深省之處。其中,大誌伯伯是最令我們意外的一位,筆者對大誌販賣者的印象基本上是無家者,但這位伯伯現在與孩子同住,對於人生和工作狀況的起落,他都一笑置之;起初是不想在家裡荒廢才選擇此工作,不但幫助他維持基本的生活,他也從其中尋找樂趣。賣花夫婦一路走來坎坷,對於自己身體上的障礙沒有抱怨,而且我們深深感受到兩夫婦的溫柔,即使採訪中頻頻溝通不順,他們也包容我們不成熟的採訪。在街口擺攤的老婦人把擺攤當作興趣,還喜歡讀書、寫作和攝影,雖然患有躁鬱症,但是意志力和興趣支持著她;另一位男攤商的興趣是信佛和研究歷史故事,天南地北地聊了許多話題,鼓勵我們把握青春、多陪伴家人和找尋人生目標,我們臨走時還收到兩位送的小紙鶴和書。

象徵幸運的小紙鶴與兩位攤販。

對於未來將成為法律人的我們來說,這次經驗是很好的警惕 — — 刻板印象的恐怖之處在於想要擺脫它很不容易。在法律領域,如果抱持著這種刻板印象,法律將變成折磨人的武器;即使這說來簡單,但是從本次的採訪,筆者體會到想要不帶刻板印象是極難的一件事。同時,誠如本篇開頭所言,長期待在法律人的圈子,會逐漸閉鎖於同溫層中;藉由本採訪,我們接觸到這些受訪者的處境和人生觀,親身窺見社會中的一個微小的角落,獲得了有別於以往在系上能經歷的體驗,同時也提醒自己 — — 知識能精進自己,也能囚禁自己的眼光;我們學習的法律,最終目的是面對社會上活生生的獨立個體,不能以狹隘的單一面向觀察。

來自他人的眼光

在這次的採訪後,雖然我們自己對街頭販賣者大有改觀,卻也更深刻地認知到一般人對於街頭工作者抱有刻板印象、甚而側目相待的情況比預想中高出不少。在進行訪問時,我們有時會配合受訪者,以席地而坐或坐在小凳子上的方式與他們進行交流。而我們坐在擺攤老太太旁進行採訪時,筆者捕捉到了路邊一兩位行人的眼神與臉部表情。雖然只是飛快瞥向我們這邊一眼,被我們發現之後便匆匆收回目光快步離去,不敢與我們的眼神相會,彷彿訴說著對我們的無法理解與不認同,然而那一剎那卻給人不太舒服的感覺。當然,在我們多次的訪問經驗中,也有不少人們短暫駐足於此,同樣探詢這些街頭販賣者,出於不知是幫忙抑或是對商品感興趣的心理自掏腰包,購買他們的產品並寒暄幾句。不過那一次訪問時被我們捕捉到的眼神依然讓筆者印象深刻 — — 這些街頭販賣者們很可能一直承受著這樣無形的外在壓力。

事實上,我們與街頭販賣者們旁邊訪問他們、在路邊攤旁邊坐著等等,其實與一般街頭訪問的情況並無二致,然而這次採訪的經驗卻讓筆者感受到特別不友善的目光。我們認為,這樣的狀況或許源自對他們抱持的成見、將他們的形象與一些少數負面社會新聞中的個案連結所致。而本文即以實際的採訪經驗記錄下這些街頭販賣者的人生經驗,並傳達我們採訪時的真實感受。期望讀者們能夠藉由本文開拓視野,更加認識、貼近並能夠理解一些隱藏在公館街頭的人生萬花筒 — — 即使並不耀眼,卻與我們一樣,擁有豐富的感情與故事。或許看完本文的讀者們,對於這些街頭販賣者的既定印象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

--